金秋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網信辦聯合開展的2020年“金融知識普及月,金融知識進萬家,爭做理性投資者,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正式實施。
康躍科技通過在公司大廳及生產車間宣傳欄張貼本次活動主題宣傳海報,懸掛橫幅及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口號等活動積極向員工進行宣導。
如何防范非法集資?
防范非法集資的“四看三思等一夜”法
四看: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經金融管理部門批準。二看宣傳內容,看宣傳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擔保、無風險、高收益、穩賺不賠”等內容。三看經營模式,有沒有實體項目,項目真實性、資金的投向去向、獲取利潤的方式等。四看參與集資主體,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體。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等一夜:遇到相關投資集資類宣傳,一定要避免頭腦發熱,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拖延一晚再決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熟人介紹、專家推薦,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
規避非法集資陷阱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理性,不要僥幸。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不是“圈套”就是“陷阱”。要堅守理性底線,想想自己懂不懂,比比風險大不大,看看收益水平合不合實際,問問家人朋友怎么看,不要被賭博心態和僥幸心理蒙蔽雙眼!
二要穩健,不要冒險。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還可能是投資騙局,投一次就血本無歸!要合理評估自身承受能力,審慎確定風險承擔意愿,不冒險投資!
三要警惕,不要盲目。“收益豐厚、條件誘人、機會難得、名額有限”都很可能是忽悠,一定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多留個心眼兒,絕不要聽風就是雨,盲目“隨大流”投資!
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一)克服“貪利”思想,不要輕信麻痹,謹防上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對犯罪份子實施的中獎詐騙、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詐騙及虛假致富信息轉讓詐騙,不要輕信,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識別真偽,以免上當受騙。
(二)不要輕易將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訊信息等家庭、個人資料泄露給他人。對于家人意外受傷需治療費用、朋友急事求助類的詐騙短信、電話,要仔細核對,不要著急恐慌,更不要上當將“急用款"匯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銀行賬戶。
(三)遇到疑似電信詐騙時,不要盲目輕信,要多調查印證。對接到培訓通知、冒充銀行、公檢法機構等聲稱銀行卡升級、虛假招工、婚介類的詐騙,要及時向本地的相關單位和行業進行咨詢、核對,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和信息,培訓類費用一般都是現款交納或者對公轉賬,不應匯入過個人賬戶,不要輕信上當。對于來電聲稱是公安、檢查、法院、銀行等的電話號碼,務必多方印證,嘗試回撥電話核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等手法冒認電話號碼。
(四)正確使用銀行卡及銀行自助機。到銀行自動柜員機(ATM、CRS等)存取遇到銀行卡被堵、被吞等情況,認真識別自動柜員機的“提示”真偽,撥打自動柜員機所屬銀行電話的客服中心了解查問,與真正的銀行工作人員聯系處理和解決。
(五)日常應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電信詐騙,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犯罪分子通常喜歡選擇相對容易上當受騙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為詐騙目標,作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電信詐騙外,應積極主動向老人、未成年人傳遞防詐騙的知識,為全家筑起防詐騙的知識圍墻。
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弟S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積極行動,踐行在路上!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